文章
--
文章详情
IVD低价竞争背后:拖死,耗死对手!
2025-09-21
73
作者: 锁炎
来源: IVD从业者网
最近见了不少业内的朋友,总结了几个好玩的观点,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希望有用。

(1)观点1:先把价格压低,然后拖死、耗死竞争对手

市场缩水了,只有这么大,玩家有这么多,肯定是要做整合的,未来也容不下这么多IVD企业,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同质化的产品,把价格拉低到同行都做不了的程度,不跟就丢市场,跟上就亏。比的是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

(2)观点2:当下IVD企业比的不是产品性能,是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

你要降,我也能降,谁怕谁呢?这时候比的就是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能力,所以供应链不太行的企业,在这波出清潮里面,最先被清理出局。这是个恶性循环,比的是谁先稳不住基本盘。

(3)观点3:既然要降价,就要好好设计渠道架构,不然都是耍流氓

玩低价的背后,必然是利润的锐减和服务的缺失,此时缩减团队,减少服务投入,是必然的,所以早点动刀,比晚动刀要好,既然要扒底裤,那就迅速麻利点,不要扭扭捏捏。

(4)观点4:在IVD真正赚钱的人早就跑了,剩下的都是没赚钱还想折腾的

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怎么折腾了,账户里趴着几十个亿,闲着理财,突然发现理财的收入都比搞IVD的赚钱,那还搞IVD干嘛,难道靠爱发电么?

(5)观点5:行业技术门槛正在被资本踏平,但运营门槛悄然筑高  

现在入局者还以为拼个参数就能赢,实际连售后成本都算不明白。实验室仪器三天两头报错,现场支持跟不上,招标得分再高也会被医院拉黑。真正活下来的企业不多。

(6)观点6:小企业别硬扛价格战,赶紧找细分赛道躺平
  
巨头打架先死围观群众。血常规、生化这种红海领域,小厂跟风降价就是自杀。不如蹲守冷门项目,比如罕见病检测或区域特需项目,虽然盘子小,但利润够苟且偷生。

(7)观点7:经销商正在从“盟友”变成“成本黑洞”  

传统多层代理制在低价时代全是冗余。医院回款周期拉长到180天,经销商垫资成本最终会反噬厂家。直营模式虽重,但能把终端数据抓手里——现在谁离终端远,谁就先失血。

(8)观点8:合规成本才是隐形绞索  

集采压价时没人提合规,但飞行检查一来倒一片。某企业去年省了300万产线QC成本,今年被飞检罚了2000万还停业。现在偷工减料的“成本优势”,本质是高利贷。

(9)观点9:现金流比毛利率重要十倍  

账上毛利润20%,但全压在应收款里,不如现金周转10次。行业老炮都在偷偷做保理和资产证券化,表面看毛利削薄了,实际现金滚得飞起——活着才能等到别人先死。

(10)观点10:未来属于“拖鞋型公司”  

白天穿西装搞集采招标,晚上换拖鞋干OEM贴牌——自家品牌不赚钱就给别人代工。广州某企业靠给海外三线品牌代工,利润率反而比自家产品高15%。放下身段,才能捡到钢镚。
以上有趣一笑,仅供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