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娜生物”)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审阅报告显示,公司凭借在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620万元,同比增长超20%。其高研发投入与充沛的现金流储备,凸显出真菌诊断这一细分赛道的巨大市场潜力。 据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阅报告(容诚阅字[2025]100Z0009号),丹娜生物2025年1-6月核心财务数据表现亮眼: 毛利率:高达86%(营业成本仅占收入14%),反映产品技术附加值优势; 研发投入:1559万元,占营收13.4%,持续加码酶联免疫、化学发光等五大技术平台。 公司主营的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诊断产品覆盖国内多家医疗机构,期末合同负债达2182万元,较期初增长50.98%,预示订单储备充足。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侵袭性真菌病在免疫缺陷患者中死亡率高达30%-50%,而目前全球早期诊断率不足25%。随着人口老龄化、肿瘤放化疗普及及器官移植量增加,临床对快速精准诊断的需求激增: 1. 市场增速:全球真菌诊断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8%,中国因医疗下沉加速,增速高于全球水平; 2. 技术痛点:传统培养法耗时长(2-5天),血清学分子检测可将周期缩短至小时级,丹娜生物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等设备正填补这一空白; 3. 政策驱动:国家卫健委将真菌检测纳入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标准,二级以上医院需求刚性。 现金储备:货币资金3.2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10亿元; 产能扩张:在建工程中的“天津总部基地”项目预算3.02亿元,定位高端诊断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政策红利:报告期内获政府补助1033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延续至2027年。 “真菌检测是IVD(体外诊断)领域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医疗行业分析师张明指出,“丹娜生物的业绩增长验证了技术转化能力。随着院内感染控制标准提升,其化学发光、PCR平台有望打开基层市场增量空间。” 丹娜生物在财报中强调,将持续推进“仪器+试剂”闭环生态,并通过国际合作拓展东南亚市场。随着病原微生物精准诊断需求爆发,专注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或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来源:丹娜生物2025年半年度审阅报告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