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详情
唾液检测癌症??这就厉害了!
2025-08-22
2
作者:
来源:

经过二十年技术积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开发的唾液检测平台有望率先在韩国实现商业化应用。该校牙医学院近期与首尔东元安泰科技公司签署价值240万美元的三年合作协议,标志着该技术向临床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口腔/头颈肿瘤研究中心主任David Wong介绍,这家半导体公司正寻求通过搭载EFIRM技术(电场诱导释放与测量技术)的液态活检产品拓展医疗健康市场。该技术由Wong团队研发,能利用电场从唾液样本的单链超短循环肿瘤DNA(usctDNA)片段中捕获并识别EGFR突变,可提升数字PCR和新一代测序液态活检技术的灵敏度,特别适用于早期疾病检测。

尽管EFIRM检测系统尚在开发阶段,Wong认为精准无创的液态活检将是分子诊断的"圣杯"。该技术拟率先应用于肺癌、胃癌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的早期筛查。合作双方七月宣布还将开发针对口腔癌等疾病的唾液生物标志物。

本次合作涵盖三大方向:优化东元安泰科技的D-SaLife唾液葡萄糖监测系统、开发全自动EFIRM检测仪、共同研制新一代EFIRM II床旁快速检测设备。该技术平台通过电场作用于临床样本,诱导肿瘤细胞释放ctDNA,再经突变特异性DNA探针微阵列捕获目标,最终通过电化学分析进行识别。研究团队还开发了去除样本中预分析干扰物的方法,确保检测仅针对样本中的无细胞成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自2002年以来已为EFIRM相关研发提供超2900万美元资金支持。Wong表示,近年来该技术日趋成熟,研究证实能通过唾液或血浆液滴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ctDNA。2016年团队启动基于EFIRM技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检测临床试验,次年获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500万美元资助开发针对10种DNA突变的液态活检检测方法。

2023年《国际分子科学杂志》研究显示,EFIRM原型平台在检测NSCLC相关突变时,对L858R、Ex19缺失和T790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达0.98、0.94和0.93,总体AUC为0.97。值得注意的是,usctDNA主要源自凋亡和坏死癌细胞,其短片段结构相比传统液态活检检测的长片段ctDNA具有更高稳定性及抗核酸酶降解能力。

目前研究团队正利用460万美元NCI拨款探索EFIRM技术在低剂量螺旋CT初次发现不确定肺结节时即时判断恶性程度的可行性,避免患者需等待六个月复查才能确诊的现状。Wong强调,虽然EFIRM技术此前已在多个实验室完成验证,但真正实现全球化应用仍需依靠企业的商业化推进。随着证据不断积累,预计更多行业巨头将跟进开发针对短DNA片段的检测系统。

文章来源于360Dx,IVD从业者网编译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