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详情
金域、迪安、艾迪康、兰卫财报分析:连锁检验所,盘活了!
2025-11-03
23
作者: 锁炎
来源: 金域、迪安、艾迪康、兰卫财报
2025年,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在经历了一段调整期后,正迎来结构性的复苏与转型。从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控股、兰卫医学四家头部企业最新发布的财报来看,尽管行业整体收入仍面临下行压力,但在现金流改善、成本控制、AI赋能、业务结构优化等方面已显现积极信号。连锁检验所,正在“盘活”。



一、营收承压但曙光已现

2025年前三季度,四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普遍出现双位数下滑:
  • 金域医学:营收45.38亿元,同比下降19.23%;
  • 迪安诊断:营收75.66亿元,同比下降18.28%;
  • 艾迪康控股:中期营收12.71亿元,同比下降13.3%;
  • 兰卫医学:营收11.02亿元,同比下降16.51%。
收入下滑主要受常规检测价格调整、医保控费、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然而,第三季度单季数据已显示出企稳迹象。例如,金域医学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08%,迪安诊断第三季度净利润降幅收窄至21.46%,兰卫医学第三季度净利润实现109.11%的大幅增长。

二、现金流改善,经营质量提升

尽管利润承压,但四家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均实现大幅改善,反映出运营效率的提升和回款管理的加强:
  • 金域医学: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72亿元,同比增长115.41%;
  • 迪安诊断: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72亿元,同比激增1508.33%;
  • 兰卫医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2亿元,同比增长707.47%;
艾迪康虽未披露前三季度现金流,但其中期报告强调“持续优化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

这一变化说明企业在控费、降本、提质方面已见成效,经营质量正在改善。



三、战略转型: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面对行业变局,四家企业不约而同地推进战略转型,聚焦高价值业务与差异化竞争:

1. 共建与精准中心成为新增长极
  • 迪安诊断前三季度新增精准中心12家,累计达102家,相关业务同比增长11.25%;
  • 金域医学累计中标/新签精准共建项目14个,覆盖肿瘤、感染、遗传等多领域;
  • 艾迪康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四年CAGR达48%。
2. 特检与CRO业务表现亮眼

艾迪康特检业务中肿瘤线增长超9%,CRO业务同比增长18%;
金域医学推出“惠民体系”产品,前三季度相关收入同比增长53.8%。

3. AI与数字化成为新引擎
  • 金域医学“小域医”AI助手调用量超599万次,月活14万人次;
  • 艾迪康推出“艾小医”智能助手、AI病理质控系统等,AI辅助阅片量近1000万片;
  • 迪安诊断与阿里、华为云等合作,构建数字产品矩阵。
四、成本控制与效率优化

在收入端承压的背景下,各企业通过精细化运营与成本优化稳住毛利率与现金流:
  • 金域医学:各季度毛利率稳步提升,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 艾迪康:试剂采购成本下降13%,物流单标成本降低4%;
  • 迪安诊断: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6.56%,借款总额持续下降;
  • 兰卫医学:财务费用下降55.71%,银行贷款减少。
五、行业展望:政策驱动+技术赋能,ICL行业迎新一轮发展周期
  • 政策利好:DRG/DIP 2.0、县域医共体建设、反向“卷”行动等政策,推动行业向合规、集中、高质量发展;
  • 技术赋能:AI、大数据、多组学检测等技术正在重塑诊断服务生态;
  • 市场下沉:基层医疗与县域市场成为新蓝海;
  • 数据资产化:金域、迪安等企业已开始将数据产品在交易所上架,探索数据变现。
结语:盘活的不只是财报,更是商业模式
2025年,中国ICL行业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尽管营收增速放缓,但企业通过业务结构优化、技术赋能、成本控制与现金流管理,逐步走出低谷,实现经营质量的实质性改善。

金域、迪安、艾迪康、兰卫,这四家头部企业正在用财报证明:连锁检验所,不仅没“躺平”,反而在“盘活”。未来,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迭代加速,ICL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

参考资料:金域、迪安、艾迪康、兰卫财报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